仲扶岷峨秀,弱岁儒其冠。 读书觑前古,饱见万事端。 行已去畦町,为文鄙彫剜。 应举二十载,不免瓢与箪。 西游秦函国,崆峒上巑岏。 却视关塞广,有如掌中丸。 攻守势所利,浩然入窥观。 是岁羌事作,贼兵犯鄜丹。 君怀济时略,忠愤激肺肝。 上书伏两观,音辞若琳玕。 臣策倘见用,坐令敌气殚。 天子壮其语,县城使位以官。 黄绶系腰下,行行不遑安。 炎天风尘多,远道车马单。 饯觞不亲酌,曷致朋友欢。 今兹塞垣将,所在麾旄攒。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忠诚于国家、关心时政、有济时韬略的年轻人的赞扬。诗中描述了这位年轻人早年读书、行文,中年投身军旅,关心时政,最终在边疆战事中发挥才干,为国家尽忠的历程。 首段描绘了年轻人早年读书、思考的情景,饱览前古万事,行文自成一家,体现了他的学识和才情。 中段描述了年轻人离开书斋,投身军旅,文风朴实无华,表现出他的勇气和决心。他应举二十载,却仍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下段描述了他西游秦关,观察时局,对边疆战事有独到见解,表现出他的敏锐和胆识。在战事发生后,他为国家尽忠,上书朝廷,忠愤激肺,最终得到重用。 末段描述了他身着黄绶,行色匆匆,在边疆战事中发挥才干,为国尽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位年轻人的敬意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年轻人的描述和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勇敢、才情和担当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关切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