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 首句“南北军书走羽毛”,直接点明战争的紧张局势,犹如羽毛在空中飘飞,动荡不安。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频繁。 “城头喜见赤云高”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期待。在城头上看到高升的红色云彩,意味着天气即将变好,预示着和平的可能。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关陇地区的人们纷纷逃难,马匹大量涌出,而不仅仅是瓯闽地区的人们开始出售他们的刀剑。这里用“归马”和“行刀”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生活的艰难。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官吏不再抓人,农民们可以安心耕种,甚至喝醉酒也不怕被抓。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乱前后的巨大变化,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待和希望。诗人相信,总有一天战争会结束,四海平定,人民安居乐业。那时,郡县的官员就可以坐享清闲了。 整首诗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象征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诗人对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相关诗词
  • 1
    [宋]
    山中薄业有莱田,出入於兹五十年。
    夹径两崖几蜀道,沿流十度异贪泉。
    鹿门莫遂平生愿,屐齿常为险阻穿。
    晚卜一丘旗岭上,辋川风月为留连。
  • 2
    [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3
    [唐]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