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 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 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 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 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 何以知其然,鸡犬相接迹,无何困流转,卒岁下风趋。 看其日所为,自喜言不诬。 人皆竭民脂,我独求民瘼。 上官虽喑呜,民气得和乐。 体用夫何如,动静惟以诚。 夫岂今人欤,古人斯与并。 朝廷重县令,不减用儒盛。 六察与郎官,迁除匪他径。 公行始发轫,九万当自兹。 侍从近臣间,况复多己知。 |
这首诗是一首对县令的赞扬和敬仰之诗,表达了对那些为民请命、勤政爱民的官员的敬意。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各地游历的经历,看到了许多官员,但大多数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然而,诗人在其中遇到了一个使者金闺彦,他用人得当,关心百姓,一见到诗人就询问他的情况,称赞他的言论。诗人对此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异地他乡的经历,由于环境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了那些官员的不足之处。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言论没有欺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只知道榨取百姓血汗、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的厌恶,而对那些勤政爱民、为民请命的官员的敬仰。他认为这些官员虽然可能会受到上司的责难,但他们的行为却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福祉。 整首诗充满了对那些真正关心百姓的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不作为官员的批评和不满。诗人的情感真挚而热烈,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公正、公平的追求和对百姓的深深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