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 屐踪临水月,锡影入云无。 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 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
这首诗《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是一首描绘秋日游览中条寺的诗,表达了诗人忘却险途,流连忘返的感受。 首联“屐踪临水月,锡影入云无”,描绘了诗人漫步寺中的情景。屐,一种木屐,这里代指脚步;锡,指锡杖,僧人所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脚步在月光下留下的印记,而锡影则进入了云层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漫步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神秘和深邃。 颔联“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进一步描绘了中条寺的景色。像阁,指寺庙中的佛像阁楼;秦树,指中条山周围的树木。这句诗描绘了佛像阁楼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经窗所见到的舜都的美丽景色。 颈联“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诗人回忆起曾经在中条寺题壁的往事,如今闲暇时分再来看待这些题词,不禁心生感慨,踟蹰不已。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中条寺秋日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忘却险途,流连忘返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水月”、“云无”、“像阁”、“秦树”、“经窗”、“舜都”等意象,既描绘了景色的美丽,又体现了寺庙的神秘和深邃。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十分自然流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