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 嗟我何言。 |
这首诗《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羣、悲鸣云间》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自然景象,其中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首先,诗人通过“丹霞蔽日、采虹垂天”描绘了丹霞山的壮丽景色,阳光透过丹霞山的霞光,如同蔽日的巨龙,采虹垂天,气势磅礴。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和壮美。 “谷水潺潺”则描绘了山谷中流水的声音,水声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木落翩翩”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纷纷落下,如同翩翩起舞,给人一种悠远而凄美的感觉。 “孤禽失羣”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孤禽在广阔的自然中寻找同伴,却发现只有自己形单影只,这种孤独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悲鸣云间”、“嗟我何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最后一句“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更是富含哲理。它表达了自然规律中的循环往复,月圆则缺,繁花终将凋零,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必然。诗人以此结尾,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叹,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