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 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 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色彩。 首句“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在长干道上的落花季节,诗人羡慕那些当年享受丰富赏事的人。这里的“落花朝”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同情。诗人已经喜欢上了鹅肉和鸡肉的美味,但是看到鸭子被放出来时,又被它的娇弱所感动。这种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同情。 “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傍晚走进青杨巷,骑着小马经过皂荚桥的情景。这里的“青杨巷”和“皂荚桥”都是典型的江南风景,展现了诗人的故乡情结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邀请和期待。即使相隔千里,诗人也不在乎,他希望在秋天的时候借着西风,乘着木兰船去拜访朋友。这里的“木兰桡”象征着诗人的自由和冒险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它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