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 文章杳无底,劚掘谁能根。 梦灵仿佛到,对我方与论。 拾月鲸口边,何我免为吞。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 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 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 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 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 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 遥莺相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长安秋天的诗,通过对瘦僧、金痍、诗骨、诗涛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燕僧的赞赏之情。 首先,诗中通过对木叶相号悲、瘦僧卧冰凌等景象的描绘,表现了长安秋天的萧瑟和凄凉。接着,诗中又通过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瘦僧的同情和赞赏之情。 在诗中,作者还通过赞美燕僧的才华和造化能力,表达了对燕僧的赞赏和敬仰之情。作者认为燕僧能够摆弄造化,将万物随手奔,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表达了对燕僧的才华和造化能力的肯定和赞赏。 最后,诗中还通过描写作者与燕僧的梦灵之约、朔雪凝别句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燕僧的敬仰和期待之情。作者希望能够再次与燕僧相会,一访蓬萝村,共同探索文学之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长安秋天的描绘和对燕僧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