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 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 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 闭门课文事,撄物深一机。 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
这首诗《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是一首描绘武昌城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深深理解。 首句“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描绘了武昌城的繁荣景象,十万户人家如同繁星点点,点缀在落日余晖中,紫烟低垂,如诗如画。这种景象既展示了城市的活力,也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 “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一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另一处景象:一座孤独的塔,高耸入云,白鸟在塔顶栖息。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又有对孤独和超脱的象征性表达。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两句描绘了白鸟突然飞离的场景,使得春山的空旷感跃然纸上。这种动态的描绘增添了诗的动态感和生动性。 “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这两句以人为主题,描绘了一位佳人在南楼中,对于再召邀请的婉言拒绝。这里既有对人的描绘,又有对拒绝和选择的象征性表达。 整首诗的节奏轻快,语言优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最后,“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