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飞乌鹊。 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和士女、盈盈欢谑。 眼底春光何处也? 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 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 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诉尽、人间纷浊。 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 与蝴蝶,遽然觉。 |
这首诗《月落飞乌鹊,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表达人生愁苦和思考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夜的寂静、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月落、飞乌鹊和寒柝声,营造出一种夜晚的静谧和寒冷。这种环境为诗人的思考和情感提供了背景,也为他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舞台。 接着,诗人回忆起年少的游冶生活,与现在独自一人的情景形成对比。他看到栏杆旁的红药,想起了当时与士女们的欢笑和嬉戏。这些回忆为诗人的情感增添了深度和复杂性。 然后,诗人感叹春光不再,天地广阔,只有烧红的田野和山郭提醒他岁月的流逝。这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他的愁苦和忧虑。他无法入睡,只能一遍遍地思考如何排遣愁绪。他恨书城空虚,无法消除愁城。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诗人描述了陋室中的孤灯青烟,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纷扰和污浊。他感叹人生短暂,无法消解古今的哀乐。这种描绘为诗人的情感增添了深度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回忆、感慨时间和人生的无常、表达愁苦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它的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哲理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