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卜算子·御苑接湖波》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
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
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
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
作品赏析
这首诗《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感悟的优美诗篇。 首联“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描绘了诗人在御花园中,眼望湖水,松树下的春风细细拂过的场景。这一联以景起头,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幽、宁静的基调。其中,“接”和“细”两个词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湖与苑的近在咫尺,又凸显了春风的柔和细腻。 颔联“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是对园中景色的具体描绘。诗人眼中的松树和绿云(绿叶如云),如同万枝玉石一般高耸入云,散发着独特的仙气。这里“峨峨”和“仙风”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和清雅的风味,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两联“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以前常常来到这个地方,如今再来,却已物是人非,不禁让人感到怅惘。然而,即使物是人非,这里的苔藓也依然在春天的气息中生长,这又让人感到生活的持续和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人生智慧。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引人深思。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2
    [唐]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3
    [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