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
这首诗《秦乌啼哑哑》是一首描绘社会现实,特别是家庭伦理的诗。它通过秦乌啼鸣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吏人家中因吏人犯罪入狱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 首先,诗中描述了秦乌在夜晚的啼鸣,这声音在长安的官宦人家中回荡。这不仅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同时也揭示了官吏的压迫和剥削。 接着,诗中描绘了吏人的家庭状况。由于吏人犯罪入狱,家庭陷入了困境,全家倾家荡产试图赎罪。这个家庭的少妇在听到秦乌的啼鸣后,以为这是官家有赦书的象征,因此兴奋得无法入睡。这表现了她对赦书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坚韧。 随后,少妇对秦乌说话,表达了她对秦乌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她希望秦乌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并承诺给它一个安全的家,避免伤害到它的雏鸟。这表现出少妇的善良和无私,同时也揭示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秦乌啼鸣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现实和家庭伦理。它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无奈。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