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 仙仗摇佳彩,荣光答圣衷。 便从威仰座,随入大罗宫。 先到璇渊底,偷穿玳瑁栊。 馆娃朝镜晚,太液晓冰融。 撩摘芳情遍,搜求好处终。 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 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驱令三殿出,乞与百蛮同。 直自方壶岛,斜临绝漠戎。 南巡暧珠树,西转丽崆峒。 度岭梅甘坼,潜泉脉暗洪。 悠悠铺塞草,冉冉著江枫。 蚕役投筐妾,耘催荷蓧翁。 既蒸难发地,仍送懒归鸿。 约略环 |
这首诗的标题是《奉和咏风应魏王教》,是一首奉和之作,是应和魏王的咏风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微风,从寒灰中带来春意,消融积雪,驱散回风,带来生机和活力。诗中还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如仙仗、荣光、琼楼玉宇等,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帝王的虔诚之心。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仙仗摇佳彩,荣光答圣衷”,“南巡暧珠树,西转丽崆峒”等,这些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帝王的敬仰之情和对百姓的关切之情,如“驱令三殿出,乞与百蛮同”,“既蒸难发地,仍送懒归鸿”等,这些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帝王的虔诚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切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