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 倏忽十七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中通过“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权势和势利的批判。在那个时代,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是常见的现象,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失望。 接着,“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这句话,作者借问自己为何在京城,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可能因为才华出众而被召入京师,但在这里却感到孤独和无助。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等句子,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他举头仰望,却无法看到希望;闭上眼睛,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 最后,“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表达了作者决定离开京城的决心。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地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不再自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决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