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 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谏官期间,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激愤。诗中表达了他对谏官职责的深刻理解,对君主的忠诚,对尧舜之道的追求,以及对地方政务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联“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传承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担任谏官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颔联“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重视,认为谏官的责任重大,需要像鸿毛一样轻视个人得失,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颈联“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表达了作者对于君主的责任和忠诚,愿意为君主承担一切责任,即使是被罢官也在所不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愿意为真理而放弃个人利益。 尾联“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表达了作者对于地方政务的关注和关怀,认为作为地方官应该尽职尽责,关注民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渴求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于谏官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对百姓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和对君主的忠诚。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