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
这首诗以茶为主题,通过对茶的生长环境、采摘、制作、品饮等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段描绘了西江的水清透亮,石上生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接着又描绘了寒冬过后,春气早来的情景,为茶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诗中“双井芽生先百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茶的早春之性。 接下来描述了采茶、选茶、包装等过程,其中“十斤茶养一两芽”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茶的珍贵。在品饮方面,诗人又以富贵人家的品茗为例,强调了茶的品质和品位。 在诗的末段,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茶的独特见解:“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诗人认为,尽管名贵的茶叶如宝云日注也十分精致,但它们只是外在的表现,而茶的内在品质——君子之德——是不随时而变的。 最后,诗人以建溪龙凤团茶为例,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的香味色始终如一,象征着品质的永恒。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不为世俗所动,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茶的描绘和品评,表达了诗人对品质、品位和永恒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在的品质和价值,不被外在的繁华所迷惑。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季节更替的欣赏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