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卢氏台》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
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余。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
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通邑胜地,前山有故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悠闲生活的向往。 首句“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描绘了一个通都大邑的胜地,前山有着古老的住所。这里的“胜地”不仅指地理上的优越位置,更象征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邑”描绘了这个地方的繁华和交通便利,“故居”则暗示了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高台和远山的景象,展现出秋天的美景。高台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突出,远山在秋色的渲染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林断”和“野无余”的描绘,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开阔和宁静。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景象。白露和蛩鸣的声音显得格外急促,晴天下的雁阵显得格外稀疏。这些声音和景象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 最后,“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这里是一个能够让人放开胸怀的地方,不仅仅是我的房子。这里的“放怀”不仅指放开胸怀,更指放下世俗的烦恼和压力,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通邑胜地、前山故居、高台秋色、白露雁疏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明]
    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竹。
    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
    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宝当年阅诸女,独指伯夏劳经营。
    公为元娥择佳婿,卢氏一男才敻异。
    便卜良期使委禽,弱冠卢卿果登第。
    拜官刑部临斩人,断元号跃趋其身。
    大惊构疾弃结发,始信袁公相入神。
    红颜寡妇悲秋早,苔积空闺叶堪扫。
    绿窗自泣啼乌夕,青镜那窥舞鸾晓。
    嫁时生女在卢门,赘得梁贤生外孙。
    才高却遭世俗忌,移家避谤东西奔。
    湖山舍馆从人假,卖药谈诗无识者
  • 2
    [唐]
    达人无不可。
    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
    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
    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
    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
    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
    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试营。
  • 3
    [唐]
    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
    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
    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
    无限松江恨,烦君解钓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