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素上人影塔》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充满了哲理和玄思,它以一种深邃而内敛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理解。 首先,“物化同枯木”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皆空的哲学观念。诗人将万物都看作是枯木,这是一种超越了具体形态和属性的观察,是对万物共性的深刻洞察。同时,“希夷”一词,又暗示了一种虚无的境界,即万物皆归于无,无即是道,道生万物。 “明月珠”则象征着智慧和真理,如同夜空中明亮的珍珠,照亮黑暗,指引方向。 “本来生灭尽”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并非生灭,而是超越生灭的,这是对佛教“缘起性空”思想的表达。 “何者是虚无”一句,是对前述思想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真正的本质是虚无的,即非实体,非存在,而是如梦如幻的。 “一坐看如故”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仿佛坐看世间万物如故,不惊不扰,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 “千龄独向隅”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即使千年过后,也有许多人独自在那里看着世界,独自思考,独自悲伤。 最后,“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则表达了诗人对“至人”的看法,至人并非与众不同,而是在方外,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和限制,应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哲学观念,通过对万物、生命、存在、智慧和真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存在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既包含了哲学的思考,也包含了人生的感悟,使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关诗词
  • 1
    [元]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 2
    [唐]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
    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
    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 3
    [唐]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
    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
    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