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
这首诗《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危难和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 首段描述了诗人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接着,诗人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来形容当时国家的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接下来,“明夷方遘患”一句,借用《周易》中的术语,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的感受。而“顾我徒崩奔”则表达了诗人无助和无奈的心情。诗人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表达了对国家给予的厚望和深深感激。 在接下来的几行诗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责任和处境的深思。“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责任的清醒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危难的深深关切。“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既有对未能完成国家大业的自责,也有对东南之地的担忧。 最后,“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一句,借用嵩山老人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责任和处境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嵩山老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对责任、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责任、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读之令人深思,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