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
这首诗《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将奔腾的江涛、险峻的山峰、急流的水烟、翠绿的山崖等自然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奔腾的江涛边,沿着险峻的山路前行。这里的“凌”和“蹑”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而“低鞭”则暗示了诗人骑马行走,进一步描绘出山路的险峻。 颔联“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涛的险峻和山峰的陡峭。江涛从岸边涌出,如同巨兽般奔腾不息;而峰磴则直入云霄,令人望而生畏。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将江涛和山峰的险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自然景象。“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描写了急流中的船只,船上的帆影在岩壁上摇曳。“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则描绘了水雾缭绕的小洲和红岩赤霞的山峦,色彩鲜明,令人陶醉。“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则通过风在蘋草上飘动的声音和露水落在竹叶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雅的氛围。 最后一句“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泛水”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而“劳歌”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疲惫,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慨。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