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南塘寄知者》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两句:“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白色的鸟在岸边的莎草中梳理羽毛,而水中的藻花和菱角的刺儿在水中泛起微波,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这里的“白鸟”象征着自由和纯洁,而“莎”和“微波”则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 2. 接下来的两句:“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将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烟雾如同一条带子一样,悄悄地缠绕着垂柳,而露水则像珍珠一样落在卷曲的荷叶上。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情感。 3. 接下来的两句:“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楚水早晨的凉意催促着客人早早离开,而杜陵的秋思则伴随着蝉声一起到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4. 最后两句:“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这里的“镏公”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他想要证明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于是邀请朋友到江楼听他唱歌。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留下了一些悬念,让读者对诗人的归程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和真挚。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 2
    [宋]
    昔裴晋公,生甲辰岁,秉唐相钧。
    向东都治第,才娱老眼,北门建节,又绊闲身。
    燠馆花浓,凉台月淡,不记弓刀千骑尘。
    谁堪羡,羡南塘居士,做散仙人。
    南塘水向晴云。
    三百树凤洲杨柳春。
    有绿衣奏曲,金斜小雁,彩衣劝酒,玉跪双麟。
    前后同年,逸劳异趣,中立翻成雌甲辰。
    斯言也,是梅花说与,竹里山民。
  • 3
    [明]
    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壶泻出黄金嫩。
    当年交结十辈豪,鞭挞扬马雄风骚。
    邀遮直上酒楼去,意气扫拂天云高。
    当楼艳妇调金瑟,袒博喧呼动阡陌。
    银烛烧残北阙星,纤歌舞落西山月。
    风蓬聚散各沈沦,复见何人据要津。
    五陵日月无精魄,乡里衣冠有俊民。
    于今尚作红尘客,掉臂东华献时策。
    耻逐童年走帝乡,懒随南雁飞燕北。
    闻君高谊非常流,意气倾倒山为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