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秣陵》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分类标签: 怀古诗
作品赏析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南京怀古,抒发对明亡的感慨。秣陵:今南京市,晋朝称为秣陵。
2、"牛首"二句:写南京形胜。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的阙楼,又称天阙。龙岗:指钟山。相传诸葛亮曾论南京的地形说:"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见《六朝事迹》)
3、"六朝"二句:写城市残破。六朝,见钱谦益《金陵后观棋》注
4、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均建都于南京,后人统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战乱频仍,兴亡迅速。这句诗从围棋残局的不可收拾,表示作者对南明弘光朝灭亡的感慨。〉。万井,形容都会中户口多。符载《五福楼记》:"二江东注,万井如画。"春草、落花,表示城市残破。
5、"访旧"二句:写人事凋零。乌衣,东晋以及南朝时聚居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诸名门大族。《六朝事迹》:"乌衣巷,王导、纪瞻宅皆在此。"这里借指明代的遗民。玉树,指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6、"如何"二句:联系古今,点明亡国之恨。大江,长江。

创作背景
屈大均的《秣陵》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灭亡有关。这首诗是诗人在明朝灭亡后,为表达故国之思和缅怀之情而创作的。秣陵是南京的古称,南京曾为六朝古都,明朝初期和南明小朝廷也都以南京为都。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秣陵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
下一首
《野望》
相关诗词
  • 1
    [当代]
    万里江山一望收,乾坤谁个主沉浮?
    空余王气秣陵秋。
    自草新词消滞洒,任凭短梦逐寒鸥。
    散花人去剩闲愁。
  • 2
    [唐]
    万木惊秋叶渐稀,静探造化见玄机。
    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
    树拥秣陵千嶂合,云开萧寺一僧归。
    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 3
    [唐]
    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秣陵多。
    江吞彭蠡来三蜀,地接昆仑带九河。
    凤阙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
    华夷混一归真主,端拱无为乐太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