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王褒(南北朝)〔南北朝〕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关的山岭间夜月明亮,秋色笼罩着孤零零的城池。
月亮残缺时如同汉军的战阵,圆月当空时仿佛追逐着胡兵。
天空寒冷月光变得惨白,风声呼啸月晕似将生成。
寄语亭上的官吏,游客能听懂报晓的鸡鸣。
注释
秋色:秋日的景色、气象。
寄言:寄语、带信。
简析
此诗以关山明月、秋色孤城勾勒边塞孤寂图景,月亮盈亏喻为汉阵、逐胡兵,借星月变化暗写战事态势。天寒、风多的景物描写,既绘边塞苦寒,又以晕欲生暗示局势紧张。末句借鸡鸣典故(化用祖逖闻鸡起舞),以游客解意收束,在苍凉意境中暗藏戍边将士的报国之志,刚柔并济中见慷慨情怀。
王褒(南北朝)
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入侵江陵,《周书》本传称“褒本以文雅见知,一旦委以总戎,深自勉励,尽忠勤之节。被围之后,上下猜惧,元帝唯于褒深相委信。”江陵沦陷后入西魏,被扣留不复南返。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封石泉县子,邑三百户。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亲待。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后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年间去世,卒年六十四 。子王鼒嗣。 3篇诗文
顾欢勤学
《南齐书》〔南北朝〕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读书,夜则然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
悼室人
江淹〔南北朝〕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
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
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
我心若涵烟,葐蒀满中怀。